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志愿服務工作社會氛圍營造研究
發(fā)布時間: 2014-01-23 08:00:02

   

        發(fā)展志愿服務事業(yè),是提升全社會道德水平的重要載體,是新形勢下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的有力抓手。當前,志愿服務體現(xiàn)著公民的社會責任意識,反映著社會文明進步的水平,為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志愿服務活動的特點和規(guī)律,提高志愿服務工作科學化、制度化、規(guī)范化水平,根據(jù)中央文明辦《關于組織開展志愿服務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研究的工作方案》文件指示精神,課題以增強志愿服務活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增強市民的社會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為切入點,積極探索志愿服務工作社會氛圍的營造問題。古人云“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說的就是社會氛圍和風氣對人的影響。良好的社會氛圍和風氣對人具有很強的影響力、感染力。在良好社會氛圍和風氣中,人們會很自然地受到感染和熏陶,積極主動地參與社會公共活動。因而,課題通過對營造人人參與志愿服務的社會氛圍研究,對促進志愿服務事業(yè)持續(xù)發(fā)展、健康發(fā)展和全面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一、統(tǒng)籌策劃是營造志愿服務工作社會氛圍的關鍵

  建立統(tǒng)籌規(guī)劃、共同參與、協(xié)調推進的志愿服務宣傳工作機制,形成志愿服務工作合力,是當前營造志愿服務社會氛圍的關鍵。

  1.加強宣傳策劃,引領輿論導向

  加強與媒體溝通,對志愿者招募、培訓、志愿主題實踐活動,進行有效宣傳策劃。全面掌握志愿服務信息,做好應對媒體需求的準備工作,把鮮活的志愿者事例提供給媒體,并通過媒體展示給社會。要有計劃、有組織、有重點地開展志愿服務宣傳工作,引領志愿者宣傳輿論導向。在宣傳工作過程中,嚴格遵循思想宣傳工作規(guī)律,時刻關注國家有關志愿服務的方針政策,做正確輿論導向的積極引領者。

  2.提出宣傳提綱,確保宣傳正確

  著力推動志愿服務宣傳工作組織系統(tǒng)化和操作規(guī)范化,根據(jù)志愿者工作進展情況,圍繞志愿者招募、培訓、管理、激勵等重點工作,組織制訂各地各部門、港澳臺及海外地區(qū)志愿者招募宣傳口徑,完善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等招募宣傳提綱。各單位、團體在志愿服務活動過程中要按照活動組織要求統(tǒng)一標識,制作志愿者隊伍旗幟,統(tǒng)一發(fā)放志愿者服裝和宣傳品。在此基礎上,制定《志愿者工作宣傳口徑匯編(中英)》、《志愿者工作宣傳提綱》等,確保志愿宣傳工作內容正確有力,形式規(guī)范統(tǒng)一。

  3.建立聯(lián)動機制,增強社會影響

  要按照志愿服務宣傳“項目承辦、統(tǒng)籌推進、突出特色”的要求,發(fā)揮各級團組織、志愿者組織和各個志愿服務團體的積極性,努力推動形成“各方互動、廣泛參與、全面動員”的生動局面和“條塊結合,點線聯(lián)動”的志愿宣傳工作格局。志愿服務宣傳要與政府職能部門、企業(yè)、社會團體開展全面合作,包括項目、隊伍、資源等方面的互動共享,尋求社會各界在政策、資金、場地等方面的支持,進一步營造志愿服務人人可為、人人愿為、時時可為、處處可為的良好社會氛圍。的良好氛圍。要增強社會影響,把志愿精神的有關內容納入公務員培訓教材、市民教育讀本和學校教材之中,切實提高全社會對志愿服務工作的知曉率、支持率和參與率。

  4.開展輿情監(jiān)控,做好志愿服務工作輿情危機防范

  要加深對現(xiàn)代傳媒運行規(guī)律、信息甄別、輿情研判等認識,維護健康輿情環(huán)境,傳播和諧志愿服務形象。依托高校、社科機構和政府志愿者報道查詢系統(tǒng)等,追蹤國內外主要網(wǎng)絡、媒體有關志愿者工作的報道。要做到每天對國內網(wǎng)站、報紙,國外媒體進行信息搜索,匯總輿情,每天編發(fā)一期《志愿者工作輿情日報》,報領導參考。各基層志愿組織可依據(jù)自身情況,制定《輿情志愿者隊排班表》、《工作流程表》和《輿情信息反饋表》等,每天由一名志愿者對網(wǎng)站進行專門監(jiān)管,并“零報告”監(jiān)管情況。要不斷開辟志愿服務外宣通道,加強與BBC、CNN、美聯(lián)社、法新社、共同社等世界主要媒體的有效溝通。青年志愿服務者要發(fā)揮自身參與互聯(lián)網(wǎng)輿論引導的優(yōu)勢,努力打好加強網(wǎng)絡宣傳和網(wǎng)絡輿論引導的主動仗。要積極應對負面信息,第一時間向負責單位匯報并及時了解準確情況,啟動志愿服務預案。

  二、宣傳陣地是營造志愿服務工作社會氛圍的基礎

  加強志愿服務宣傳陣地建設,大力弘揚志愿服務理念,建立健全志愿者宣傳良性運作工作推進機制,是營造良好社會氛圍的基礎。

  1.加強基層宣傳陣地建設

  城市社區(qū)和農(nóng)村是進行志愿服務的主要陣地,也是營造志愿服務社會氛圍的主要場所。要在住宅小區(qū)安裝大量的社區(qū)志愿服務綜合宣傳欄,并根據(jù)不同時期的宣傳重點,定時下發(fā)宣傳欄的宣傳提綱。要改變以往只有口號、標語的呆板形式,使版面內容豐富詳實,注重藝術性和實效性。為提升全社會對社區(qū)志愿服務的認知度和參與度,要著力加強社區(qū)志愿服務理念的普及,廣泛宣傳社區(qū)志愿服務的知識和技巧,使社區(qū)志愿服務工作更加深入人心。

  2.加強流動和戶外宣傳陣地建設

  充分利用公交車、出租車流動性強、接觸人員多、活動范圍廣的優(yōu)勢,除在公交車、出租車的玻璃上張貼印有志愿服務宣傳標語外,還在公交車、出租車上放置各種志愿服務政策小冊子、宣傳單等宣傳資料,使每一輛車成為一個“志愿服務宣傳流動站”,將各種志愿服務理念傳播到大街小巷。充分利用戶外廣告、橫幅、標語、電子屏、宣傳欄等形式,切實加大宣傳力度。在高速公路旁廣告牌、市區(qū)街道繁華路段及一些標志性建筑物上展掛志愿服務宣傳主題廣告。

  3.加強對“兩新”黨組織志愿服務的宣傳

  要加強對“兩新”黨員組織志愿服務的宣傳,建立“黨組織宣傳指導推動、志愿服務隊宣傳主體、黨員廣泛參與”的運行機制。把發(fā)揮“兩新”黨組織志愿服務宣傳與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者精神相結合,彌補政府、媒體和市場宣傳的不足。每年要充分利用“七一”、“十一”等重大節(jié)日,開展“兩新”黨員志愿服務宣傳統(tǒng)一行動日。開辟“兩新”組織黨員志愿者之家專欄,廣泛宣傳活動的目的、意義、動態(tài)和先進典型,提高“兩新”組織黨員群眾的知曉率、認同度和參與熱情。

  4.加強志愿者報名和培訓活動的宣傳

  為增加人們對志愿服務程序的了解,要通過各種形式對志愿服務報名、培訓活動進行廣泛宣傳。要采用極富感染力的宣傳單,鮮明特色的宣傳板以及設立咨詢臺等形式為公眾提供志愿服務報名信息。尤其要組織引導廣大機關事業(yè)單位工作人員和團員青年積極主動報名參加志愿者,為社會帶好頭做好榜樣。在開展志愿者報名宣傳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利用PPT 等鮮活形式向大家逐步講解報名過程及其注意事項,對于重點的地方重點提示,以便人們直觀觀看并理解。以“了解志愿者,認識志愿服務,在志愿服務過程中得到更多的快樂和滿足”等為主題,進行志愿者專題培訓活動,通過培訓提升志愿者骨干的團結力量,營造人人都是志愿者、人人爭當志愿者的社會氛圍。

  5.加強對志愿服務典型的宣傳

  要精選收集志愿服務典型人物,推出一批有創(chuàng)意、效果好、示范性強、行動迅速的服務典型,充分發(fā)揮利用榜樣效應,影響普通群眾,特別是在職人員、大中學生也能積極參與到志愿者隊伍中來。要建立和完善青年志愿者的評估表彰制度,做好典型培育,發(fā)揮榜樣示范作用。要大力宣傳“中國百優(yōu)志愿服務先進集體”、“中國百優(yōu)志愿服務先進個人”、“中國志愿服務組織獎”等獲獎集體和個人。要利用報紙專欄、網(wǎng)絡專題、會員手冊、大學生志愿服務電視記錄片等形式大張旗鼓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跡,展示他們的成長歷程,增強全體公民,尤其是青少年社會責任意識和志愿服務意識,吸引更多市民,特別是青少年投身志愿服務事業(yè)。

  三、新聞媒體是營造志愿服務工作社會氛圍的重點

  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刊、網(wǎng)絡等主流媒體傳播面廣、形象直觀、觀眾廣泛的優(yōu)勢,在媒體上通過開辟專欄、播出志愿服務公益廣告等形式,進行廣泛密集的志愿服務宣傳,在全社會營造出“人人參與志愿服務、各方支持志愿服務”良好社會氛圍和道德風尚。

  1.創(chuàng)新志愿服務媒體宣傳理念

  要構建嶄新的志愿服務輿論宣傳思想觀念體系,形成獨到的志愿服務輿論宣傳實踐操作模式。新聞媒體在志愿服務社會氛圍營造方面發(fā)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要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志愿者動員發(fā)動工作。從中央到地方各新聞媒體單位,要牢牢樹立“人民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思想,建立整體動員發(fā)動的工作機制,使宣傳發(fā)動工作更加具有針對性和實用性。要及時報道志愿服務活動,普及志愿服務常識,滿腔熱情地宣傳志愿服務的精神價值和高尚品質,謳歌志愿服務先進典型和好人好事,推舉“志愿服務形象標兵”等,營造宣傳熱點,形成濃厚的志愿服務社會氛圍。

  2.主動為媒體提供宣傳素材

  要主動爭取媒體對志愿者宣傳工作的支持,積極營造宣傳工作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要第一時間向媒體提供宣傳素材,通過多種報道形式,全面、深入、細致地宣傳報道志愿者工作。組建一支熟悉宣傳理論方法的信息員專業(yè)隊伍,聯(lián)系一支穩(wěn)定的媒體記者隊伍,通過他們獲取志愿者動態(tài),及時掌握志愿者優(yōu)秀事跡。通過“志愿者媒體見面會”、“志愿服務新聞發(fā)布會”等方式,積極并經(jīng)常地為媒體提供宣傳素材。

  3.制造志愿服務報道“沖擊波”

  輿論是志愿服務工作的“擴音器”,而志愿服務典型事件、典型人物的社會影響遠勝于一般性事件。要緊緊抓住志愿者典型事件,通過媒體的放大效應和造勢功能,擴大志愿者工作的社會影響。特別是對于為各類大型文體活動、社會活動所提供的志愿服務,要提前召開媒體見面會,向媒體提供新聞線索。對于在志愿服務過程中出現(xiàn)的典型事件和典型人物要進行有深度有渲染力的報道,造成有沖擊力的社會影響。

  4.增設媒體志愿服務專欄

  要建議并資助各類新聞媒體開辟“我與志愿服務”、“志愿服務與社會文明”等專欄,著力加強志愿服務理念的普及,廣泛宣傳志愿服務的知識和技巧,進一步提升全社會對志愿服務的認知度和參與度?!吨驹赶蠕h》、《志愿者日記》快報中可以開辟《我眼中的志愿明星》、《感動一瞬》、《志愿心語》等專欄,號召廣大志愿者圍繞志愿者工作的意見建議、服務社會的好點子好做法、志愿者成果轉化的好方法踴躍投稿,為志愿服務營造更好的氛圍。

  5.發(fā)揮互聯(lián)網(wǎng)、手機等新媒體志愿服務宣傳作用

  充分利用各地各部門志愿服務門戶網(wǎng)站,設置志愿服務宣傳月網(wǎng)頁,在網(wǎng)上開展志愿服務宣傳活動。鼓勵廣大志愿服務工作者以組織或個人名義開通志愿服務專題博客,解答志愿疑問、探討相關志愿服務問題等。要利用國家“三網(wǎng)融合”契機,積極創(chuàng)辦手機志愿服務雜志,開辟以志愿服務為主題的“志愿先鋒”、“志愿月編”等手機快報。要齊頭并進,大力建設“刊、網(wǎng)、報”,形成組團宣傳優(yōu)勢,要使“刊、網(wǎng)、報”成為展示志愿者工作、展示志愿者風采、傳播志愿服務理念的重要窗口和平臺。

  四、加強對志愿服務工作社會氛圍營造的總結提煉和理論研究

  重視志愿服務社會氛圍營造工作經(jīng)驗總結和理論研究,推動形成中國特色的志愿服務工作社會氛圍營造理論體系,不斷提高志愿宣傳工作的科學化、規(guī)范化水平。

  1.聘請志愿服務工作社會氛圍營造專家顧問

  要積極整合多方面的研究力量,成立志愿服務工作宣傳顧問團,建立一支由相關知名專家學者和經(jīng)驗豐富的領導干部相結合的專家顧問隊伍,搭建高校、社科專家和社會各界知名人士參與的志愿服務宣傳工作理論研究平臺。積極邀請志愿服務宣傳方面專家展開座談會,講解輿論宣傳的前沿理論和社會氛圍營造理論。

  2.積極開展營造志愿服務社會氛圍的理論研討

  針對志愿服務宣傳工作中出現(xiàn)的新情況、新特點,集中力量開展專題研究和理論攻關,為加強和改進志愿服務工作提供理論支持。要從志愿服務輿論環(huán)境營造方面亟待解決的問題出發(fā),每年組織編制課題指南,開展課題的申報、立項、評審和結題工作,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課題管理制度。圍繞“志愿服務與社會氛圍”、“媒體在志愿服務中的作用”、“網(wǎng)絡信息時代志愿服務氛圍營造”、“全媒體與志愿服務氛圍營造”等重大理論和實踐課題進行科研攻關。舉辦“志愿服務與氛圍營造論壇”,每年確定一個主題,面向國內外專家學者開展征文活動,并選擇優(yōu)秀論文進行大會交流。

  3.努力推進相關科研指導實踐,為志愿服務工作提供支持

  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推出一批理論成果運用實踐。要運用志愿服務宣傳理論對基層進行工作指導。基層干部事務性工作比較多,對志愿服務的氛圍營造和媒體宣傳缺乏經(jīng)驗,要采取短期輪訓、以會代訓、典型引路等辦法組織必要的骨干培訓,從政策理論層面上統(tǒng)一思想,從方式方法上言傳身教,進一步提高宣傳發(fā)動的效果和質量。

首都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
2010年11月  

 

    聯(lián)系我們
    地址:河北省石家莊市師范街75號省直機關民心廣場辦公樓2200室
    郵編:050011
    電話:400-6020-699 
    傳真:0311-87801251
    郵箱:zyfwgz@126.com
    戶名:河北省志愿服務基金會
    開戶行:民生銀行石家莊維明大街支行
    賬號:1003014400000659